size_800x500/min_size_320x200

藍碳與海藻:挑戰與契機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淨零碳排已成為全球共識,越來越多國家和企業都在制定相關目標。在實現淨零碳排的過程中,自然碳匯項目受到碳交易市場的青睞,其中藍碳因為海洋具有固碳之效果以及紅樹林生態系統可將大量的碳儲存於樹木及周圍的泥沼土壤中,每公頃的碳固定率達到2-4噸是森林生態系的2倍,被認為是自然界中目前固碳能力最高效的生態系。然而,探討藍碳的過程時,大家都會迅速地想到海洋的生產者–海藻,但由於其生命週期短,結構中缺乏木質素且易分解,代謝過程容易以溶解有機碳(DOC)狀態存在,且海藻中所固的碳經常被轉移至「食物鏈」並不是「被封存」,因此其固碳效果並不穩定,無法長期地將碳固定在海洋中,因此海藻通常不被視為藍碳。

        儘管如此,我們不應忽視海藻養殖的多重協同效益。除了高效的碳捕捉能力,海藻養殖也可以儲存氮元素,改善工業化農業及畜產的汙染,減少海水酸化及清除沿海過多的營養成分。在一份個案調查中指出,海藻養殖場有助於恢復墨西哥灣海洋死區(Oceanic dead zones),同時也可以為沿海居民快速啟動生態旅遊和額外收入機會。

        因此,將海藻養殖作為永續經營的一部分,可以帶來更多的好處,不僅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可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讓我們一起回歸初衷,將淨零碳排這個項目推向更廣泛的永續發展方向。

 

 

資料來源:

1.The Fish Site,A kelp farmer's guide to blue carbon, 2022.
https://thefishsite.com/articles/a-kelp-farmers-guide-to-blue-carbon-mckinsey

2. Scotland’s Marine Assessment 2020, Case study: Blue carbon, the contribution from seaweed detritus,2020.
https://marine.gov.scot/sma/assessment/case-study-blue-carbon-contribution-seaweed-detritus